HOME > Lifestyle
开派宗师对话欧洲领袖:瑞典前首相约翰•弗雷德里克•赖因费尔特会见旅美艺术家宋轲Published: 2025-04-18 14:42:02
2025年4月15日,一场以艺术为纽带的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展开。旅美艺术家、青花山水开派创始人、当代青绿山水领军人宋轲与瑞典前首相、欧盟前主席约翰•弗雷德里克•赖因费尔特(John Fredrik Reinfeldt)在此间会面,双方围绕艺术创作、文化遗产保护及跨文明对话展开深入交流。活动期间,宋轲向赖因费尔特赠送了其创作的青花山水《云谷胜景图》与书法作品《长乐无极》,以中国传统艺术为载体,传递东方美学精神与和平愿景。这场跨越东西方的对话,不仅是一次个人情谊的见证,更被视作中欧人文交流的生动注脚。
赖因费尔特是瑞典经济学家、政治家、温和党领袖,于2006年-2014年担任瑞典首相。执政期间,他以高效推行全面的经济和劳工改革而闻名。经过改革,瑞典成为欧洲最具竞争力的国家之一。
从青绿到青花:一场持续二十年的美学革命
作为当代青绿山水的领军者,宋轲的艺术革新之路始于2004年个展“碧色千年”。彼时他将敦煌矿物颜料与丙烯媒介结合,创造出具有金属光泽的“新青绿”语汇。2005年开创青花山水画法后,更将青绿山水的“随类赋彩”转化为青花的“分水技法”,
在赠礼仪式现场展献的《云谷胜景图》,彻底打破了陶瓷与宣纸的材质边界。这幅作品,以宋轲独创的“熟宣青花十三法”绘制:采用特制苏麻离青颜料,通过九次分层晕染,使青花呈现出陶瓷釉下彩的“翠毛蓝”效果。故宫博物院书画修复专家指出,这种将景德镇青花工艺与水墨媒介融合的技法,成功在纸本上复现了青花瓷“白釉青花一火成”的独特质感,使传统山水画的“墨分五色”进阶为“青呈九阶”。
“您让青花挣脱了瓷器的物理束缚。”赖因费尔特轻触画面时惊叹。画中云雾以“钴料渲染法”呈现,远观似宋代米氏云山,近看却可见瑞典波罗的海群岛的抽象轮廓。这种跨文化的视觉隐喻,印证了宋轲的艺术理念:“青花山水不是简单的技法移植,而是以水墨为基因重组青花的美学密码。”
笔墨传情:"长乐无极"背后的文化解码
随赠的书法《长乐无极》,将宋徽宗笔意注入当代视觉语法,成为全场焦点。作品横画如淬火钢刃般劲利,竖勾似冰川裂隙般凛冽,尤其“长”字末笔的“鹤脚捺”,完美复现瘦金体“屈铁断金”的精髓。宋轲解释称,"长乐"源自汉代未央宫中的长乐宫,寓意恒久安宁;"无极"出自《道德经》,既指宇宙的无限可能,也暗含对文明交流无止境的期许。
赖因费尔特对书法中“乐”字的解构表现出浓厚兴趣。当得知汉字“乐”既可解读为音乐之乐、快乐之乐,亦与“礼乐制度”的文化体系相关联时,他联想到瑞典语中“glädje”(喜悦)与“harmoni”(和谐)的语义关联,“不同语言对美好生活的诠释,本质上都在寻找个体与集体的平衡点”。赖因费尔特对“无极”二字的解构惊叹不已:“无”字顶部融入瑞典国花北极莲纹样,而“极”字左侧竖笔竟以北欧卢恩文字符重构。“您用书法完成了《道德经》与《埃达》史诗的对话。”宋轲回应称,瘦金体本身便是跨文化的产物,“宋徽宗曾融合契丹骨力与江南灵秀,今天我们需要让汉字与维京符文产生量子纠缠”。这种将书法笔触转化为文化基因链的尝试,恰与赖因费尔特任欧盟主席时推动的“文化基因库”计划形成时空呼应。
文明互鉴:从艺术对话到公共外交
此次会面被赋予深远的象征意义。赖因费尔特任欧盟主席期间主导的“创意欧洲”计划,与宋轲发起的“新海上丝路艺术同盟”形成历史性对照——前者通过文化政策推动欧洲认同,后者则以艺术实践重构亚欧文明对话。
活动尾声,双方就数字时代下的艺术传播展开探讨。宋轲透露正在筹备"青花元宇宙"项目,计划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传统中国画的数字化再生;赖因费尔特则分享瑞典将AI技术应用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案例。这场传统与现代、东方与西方的思维碰撞,为后疫情时代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新思路。
正如《云谷胜景图》中虚实相生的云雾,艺术始终在具象与抽象之间搭建理解的桥梁。当青花山水遇见斯堪的纳维亚的冰雪,当瘦金书法对话北欧设计,这场跨越地理与文化的邂逅,再次印证:真正的艺术从不是孤立的风景,而是连接人类精神世界的无形纽带。在全球化遭遇逆流的今天,这样的个体化人文交流,或许正为文明共生提供着另一种可能。
《云山晓暮图》200cm×103cm纸本设色
《寒亭牧雪图》200cm×103cm纸本设色
《赏秋图》180cm×96cm纸本设色
《万岭翠烟图》180cm×97cm纸本设色
《云门山胜景图》180cm×97cm纸本设色